一、学科简介
应用化学学科始建于2003年,2005年开始招生。学科既有基础理论研究,又有应用研究,目前已形成稳定的、在国内具有鲜明特色且对国民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的研究方向,主要有:表面化学、农产品化学、天然产物化学、精细化学品和功能材料化学。
学科现已形成一支由32人组成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年龄、学源、知识及职称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现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1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16人,21人具有博士学位。
近年来主持4主持科研项目60多项,总经费600多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发表学术论文160多篇,其中,SCI论文100多篇。多项科研成果得到了推广应用,这些研究成果对于促进化学与农业的结合,提高农业生产和农产品的品质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目标
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要全面适应现代化建设对各类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要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的指导方针,为培养面向21世纪的厚基础、宽口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本学科的培养目标为:
1. 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较强的事业心,立志为社会主义祖国现代化建设服务。
2. 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精神,掌握应用化学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及操作技能;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跟踪本专业的发展趋势,具有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治学严谨,工作勤奋。
3. 具有健康的身体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三、研究方向
1. 表面化学:利用天然非金属矿物对环境污染物进行吸附处理,并对其机理进行理论研究,为生态农业建设奠定基础。
2. 农产品化学:利用分离和提取技术从废弃的农产品中回收化学物质,变废为宝,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3. 天然产物化学:利用生物技术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长白山地区的植物资源。
4. 精细化学品:研究有特定功能、技术密集、大量采用复配技术、小批量、多品种、高附加值的化工产品,是当今世界化学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5. 功能材料化学:研究具有优良电学、磁学、光学、热学、声学、力学、化学、生物医学性能的功能材料,是信息、空间、能源等现代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先导、基石与支撑。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五、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必须贯彻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并重的原则,采取导师个别指导和导师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充分发挥导师指导研究生的主导作用,同时又重视发挥学术群体作用以及研究生个人的才能。
1. 政治理论课学习要和经常性的思想教育、道德品质教育相结合,要求研究生认真学习政治理论课,积极参加形势教育和时事政策学习,注意品德修养,积极参加公益活动,并做好个人纪录,以作为学年政治思想考核的依据。
2. 硕士研究生导师应根据培养方案要求,结合研究生本人的基础和特长,及时认真地制定出课程学习阶段和论文研究阶段具体的培养计划,并在培养过程中遵照执行,同时,导师本人做到教书育人,密切注意研究生的德智体诸方面的发展和成长。
3. 强化研究生科研道德规范,树立研究生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优良学风,培养研究生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善于思考、乐于探索、勇于创新及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以及关注社会的人文精神。
4. 在课程学习中要注意因材施教,注意对研究生自学能力、实验动手能力、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更多地采用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研究生必须参加一定数量的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了解学科前沿,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
5. 在保证培养质量的前提下,具体培养方式可以灵活多样,不断总结和创造新经验。
六、课程体系
1.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分下限 | 课程学分上限 | 学位课学分 | 学位课及格 成绩 | 其他课及格 成绩 |
26 | 20 | 24 | 15 | 70 | 60 |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研究方向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 必修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1 | |
| 外国语 | 80 | 2 | - | 1 | |
学科 必修课 | S08171001 | 无机合成化学 | 24+16 | 2.5 | - | 1 | |
S08171002 | 有机合成化学 | 24+16 | 2.5 | - | 1 | |
S08172001 | 近代仪器分析及实验技术 | 32 | 2 | - | 1 | |
S08172002 | 化学新技术专题 | 32 | 2 | - | 1 | |
S08172003 | 材料化学 | 32 | 2 | - | 1 | |
非学位课 | 公共 选修课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自然科学类必选 | 1 | |
|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 18 | 1 | 社会科学类必选 | 1 | |
|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 16 | 1 | - | 1 | |
| 西方文化赏析 | 16 | 1 | - | 1 | |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 | 1 | |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2 | 2 | 小语种者必选 | 1 | |
学科 选修课 | S08173001 | 物理化学选论 | 32 | 2 | | 1 | |
S08173002 | 科技英语阅读与写作 | 32 | 2 | | 1 | |
S08173003 | 天然产物化学 | 32 | 2 | | 1 | |
S08173004 | 绿色化学 | 32 | 2 | | 1 | |
| | | | | | |
| | | | | | |
必修环节 | | 开题报告 | | 1 | - | 2 | |
| 中期考核 | | 1 | - | 3 | |
| 学术活动 | | 2 | - | 1-5 | |
| 教学实践 | | 1 | - | 1-5 | |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 1 | - | 1-6 | |
3.教学方法
可采取研究班讨论、专题式、启发式等多种教学方法,把课堂讲授、交流研讨、试验结果分析等有机结合,加大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专家讲学,广泛进行学术交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4.考核方式
硕士研究生课程的考试可采用多种形式,公共课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等方式。重点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各门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位课70分及格,其它课60分及格。
七、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1学分)
研究生开题报告在入学后第3学期初进行,要求研究生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料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而准确的文献体系之后进行开题报告。硕士生要求阅读不少于50篇文献资料。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阐述时间不少于15分钟。
2.中期考核(1学分)
学术型硕士应于入学后第3学期末完成,中期考核工作由学院组织成立中期考核小组,考核形式采取PPT汇报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论文开题的进展情况等,汇报时间不低于10分钟。同时接受考核小组提问,时间不低于5分钟。中期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30%,具体办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办法》执行。
3.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2学分(听学术报告记1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举办的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1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5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分会或省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0.5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3学分);在全校或学院作学术报告计0.3学分(听学术报告计0.1学分);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联合培养半年以上的研究生,学术活动视为考核合格。学术活动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考核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2学分。
4. 实践教学(1学分)
实践教学可采用协助导师担任助教、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形式,硕士研究生至少完成6学时教学实践,实践教学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5.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
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学习、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八、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1.硕士学位论文的选题应有一定的理论或实践指导意义,研究成果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质量是衡量其培养质量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监控论文质量的环节包括:论文的选题与开题、中期考核、论文检测、论文评审、答辩及发表学术论文等环节,各环节应严格执行吉林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的相关管理规定。
2.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
以第一作者身份至少在核心及以上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篇,吉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其他具体要求详见学校《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暂行规定》执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我校的相关规定,且达到学校及学科的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工学硕士学位。
十、应用化学二级学科培养方案自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