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科简介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是研究自然生态系统和农业经济系统中土壤(地)、养分与肥料、水分、生物质以及气候等自然要素和生产力决定的资源和环境属性对农业生产和管理活动的影响及其运筹控制的科学。该学科由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和农业环境保护等二级学科组成。本学科以围绕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土壤、水、养分及肥料和大气等制约农业可持续利用的农业生产资源和影响人类健康和自然变化的农业生态环境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现代资源科学、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为主要基础科学理论指导,以农业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利用、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内的水、养分、污染物等物质迁移转化、资源高效利用及生态系统功能等理论为学科核心知识体系,以实验室研究、田间研究及长期观测研究为基本途径,以农化试验统计、土壤(地)调查分析评价、土壤农化分析为核心技术,以遥感测绘与信息技术、土壤培肥改良、肥料试验与设计、水分养分资源管理和土壤污染与环境修复控制等工程技术为主要手段,以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及健康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完整学科体系。
吉林农业大学的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始建于1948年,经过70余年不断发展,已建设成为一级博士点授权学科,并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科为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重点学科和“十三五”优势特色学科A类,在教育部第四次审核评估中获得B-,全国排名11-13位。学科拥有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部共建黑土地农业生态系统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省商品粮基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重点实验室等一流教学科研平台。学科教师共51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8人,博士生指导教师13人。
本学科设有土壤学、植物营养学、农业环境保护、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四个具有较强优势和特色的研究方向,在东北黑土肥力退化机理与防治技术、松嫩平原盐渍土改良利用、土壤有机质理论与培肥技术、植物营养调控及精准施肥技术等领域取得一系列创新性成果。近年来,学科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50余项、省级项目40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发表核心期刊以上学术论文4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约120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申请国家专利10余项。
二、培养目标
1.树立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热爱祖国,献身农业;具有集体主义观念,艰苦奋斗的作风,遵纪守法,品德优良;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求实创新精神;服从国家需要,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身心健康,能够适应学习与开展科研工作的需要。
2.掌握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坚实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了解本专业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发展方向。能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阅读和笔译外文专业资料,并能撰写科学论文摘要。恪守科学道德,具有严谨治学态度,实事求是和诚挚合作的作风,有为科学事业奋斗和献身的精神。
3.具有从事农业资源与环境学科的科研工作、教学工作和独立担负专业技术工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研究方向
1.土壤学
主要包括土壤改良与肥力调控、土壤生物化学与环境影响、土壤生境调控与资源循环利用等研究内容,重点开展松辽平原玉米带土壤肥力退化机理与防治、松嫩平原苏打盐碱土改良与利用技术创新、东北地区土壤腐殖质形成转化与稳定性机制、土壤有机培肥理论与有机质调控、土壤环境优化与生境调控机理、农业废弃物高效循环利用及污染和退化土壤生态系统修复、畜禽粪尿无害化处理及秸秆安全还田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为东北黑土区土壤保育和肥力提升提供重要支撑。
2.植物营养学
主要包括植物营养生理机制、作物养分综合管理与精准施肥、新型肥料研制等研究内容,重点开展黑土区主要种植模式下玉米养分水分高效利用机制、东北地区粮食与经济作物高产高效养分综合管理与施肥技术、西部干旱半干旱区作物水肥一体化技术、新型肥料研发及增效技术创新、配方掺混肥创制与应用模式、新型液体肥料大面积机械化施用模式等方面的研究,为保障东北地区粮食生产和推进化肥使用零增长提供技术支撑。
3.农业环境保护
主要包括农业面源污染与控制、农业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农业自然资源持续利用、农业环境微生物与土壤生态等研究内容,重点开展吉林玉米带环境友好型耕作、施肥模式及关键技术、农业碳排放特征及减排对策、主要江河流域玉米种植与养殖污染防治及一体化循环利用技术集成、玉米主产区土壤生态环境变化及其监测控制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为减少东北地区农业面源污染、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供技术支撑。
4.水土资源保护与利用
主要包括水土资源高效利用与土壤改良、水土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土壤侵蚀过程与机理等研究内容,重点开展黑土区坡耕地侵蚀沟发育机理、黑土坡面水土保持效应评价、黑土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水土资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为减少东北地区农田土壤侵蚀、保护农田水土资源提供技术支撑。
四、学习年限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4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非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在校最长学习年限为5年(含休学和保留学籍)。
五、培养方式
1.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式坚持以课程学习与论文研究并重。
2.导师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硕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鼓励实行以导师为主的指导小组集体指导。指导小组由导师邀请2-3名校内外副高级以上职称专家或具有博士学位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的专家组成。导师或指导小组负责制订和调整硕士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组织文献阅读报告、科研进展汇报及学位论文全程指导。对交叉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应组成交叉学科的指导小组进行集体指导,导师应全面关心研究生的成长成才。
六、课程体系
1.学分要求
总学分 | 课程学分下限 | 课程学分上限 | 学位课学分 | 学位课及格 成绩 | 其他课及格 成绩 |
24 | 20 | 24 | 12 | 70 | 60 |
2.课程设置
课程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研究方向 | 开课 学期 | 备注 |
学位课 | 公共 必修课 |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实践研究 | 36 | 2 | - | 1 |
|
| 外国语 | 80 | 2 | - | 1 |
|
0903001 | 土壤物理 | 32 | 2 | - | 1 |
|
0903002 | 土壤化学 | 32 | 2 | - | 1 |
|
0903004 | 高级植物营养学 | 32 | 2 | - | 1 |
|
0903S01 | 养分资源综合管理 | 32 | 2 | - | 1 |
|
非学位课 | 公共 选修课 |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 | 自然科学类必选 | 1 |
|
| 国际会议交流英语 | 16 | 1 | - | 1 |
|
| 科技论文写作 | 16 | 1 | - | 1 |
|
| 第二外国语(英语) | 32 | 2 | 小语种者必选 | 1 |
|
学科 选修课 |
| 资源与环境专题 | 32 | 2 | 1、2、3、4 | 1 |
|
0903003 | 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 32 | 2 | 1 | 1 |
|
0903005 | 计量土壤学 | 32 | 2 | 1 | 1 |
|
0903006 | 生物地球化学 | 32 | 2 | 3 | 1 |
|
0903007 | 土地资源利用与保护 | 32 | 2 | 4 | 1 |
|
0903008 | 土壤发生与分类学 | 32 | 2 | 1 | 1 |
|
0903009 | 土壤肥力与耕地质量 | 32 | 2 | 1、2 | 1 |
|
0903010 | 土壤侵蚀与防治 | 32 | 2 | 3、4 | 1 |
|
0903011 | 土壤污染与修复 | 32 | 2 | 1、3 | 1 |
|
0903012 | 植物营养的分子遗传学 | 32 | 2 | 2 | 1 |
|
0903013 | 高级试验设计 | 32 | 2 | 2 | 1 |
|
必修环节 |
| 开题报告 |
| 1 | - |
|
|
| 中期考核 |
| 1 | - |
|
|
| 学术活动 |
| 2 | - |
|
|
| 教学实践 |
| 1 | - |
|
|
| 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 |
| 1 | - |
|
|
注:学科选修课按照培养方向自主选择,需达到课程学分标准。
3.教学方法
教学内容注重理论与科研工作相结合,由系统知识传授向能力培养转变,重点培养硕士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积极开展混合式教学的课程建设,满足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和自主学习的需求。鼓励硕士研究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
4.考核方式
课程考试采用多种形式,公共课一般以笔试为主,专业课可采用笔试和课程论文等方式。重点考核研究生对专业知识的把握能力及其应用基础理论分析问题的能力。鼓励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注重课程学习过程和结果相结合方式评价,强化对硕士研究生课堂外自学及课堂内表现的综合能力考核。各门课程的成绩均采用百分制,学位课70分为及格,其它课60分为及格。
七、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1学分)
研究生入学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进行调查研究,查阅专业文献和收集资料。在第一学期内确定论文题目。选题力求与导师主持或参加的科研课题相结合,要有利于发挥导师和学生的特点。学位论文的主要工作,必须由作者独立完成。硕士研究生一般应于第二学期末或第三学期初提交开题报告,要求研究生对本学科及相关学科、专业领域的资料进行搜集、阅读和整理,获取全面而准确的文献体系之后进行开题报告。硕士生要求阅读不少于80-120篇文献资料,其中基础研究性论文外文资料占到40%-50%以上,应用性论文外文资料占到20%-30%以上。近3-5年内的文献资料占一半以上,权威文献至少占30%以上。文献综述部分不少于3000字,开题报告采取报告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个人阐述时间不少于15分钟,由本学科专业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学生所作的开题报告进行评审。开题报告通过记1学分。具体办法按照《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研究生开题报告的规定》执行。
2.中期考核(1学分)
中期考核工作应于研究生入学后第三学期末或第四学期初完成(课程学习结束,论文开题报告完成后),休学研究生中期考核与下一年级同期进行。
中期考核工作由学院、学科自行组织,成立中期考核小组,考核形式采取PPT汇报和答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内容包括研究生入学以来的政治思想表现、课程学习、论文开题的进展情况等;中期考核结果设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研究生中期考核成绩优秀比例不超过参加考核人数的30%,具体办法按《吉林农业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管理规定》执行。
3.学术活动(2学分)
硕士研究生参加国际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2学分(听学术报告记1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举办的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1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5学分);参加国内一级学会分会或省级学会组织的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计0.5学分(听学术报告记0.3学分);在全校或学院作学术报告计0.3学分(听学术报告计0.1学分);参加国家或学校公派联合培养半年以上的硕士研究生,学术活动视为考核合格。学术活动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进行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2学分,书面记录材料由研究生秘书以试卷形式进行存档。
4.实践教学(1学分)
实践教学采用协助导师担任助教、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等形式,硕士研究生至少完成6学时教学实践,实践教学考核由导师在第6学期初对学生评价,经导师审核通过后记1学分。
5.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1学分)
由研究生院统一组织学习、考核,合格者记1学分。
八、发表学术论文要求
所有硕士生(包括在职、定向、委培)在攻读学位期间必须以第一作者、以吉林农业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在核心以上期刊发表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综述除外)1篇以上;详见《吉林农业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暂行规定》。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研究生在学习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全部内容,修满规定学分,通过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条件,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及我校的相关规定,且达到学校及学科的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授予农学硕士学位。
十、农业资源与环境一级学科培养方案自2020级硕士研究生开始执行。